93、产业构思-《大宋带文豪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去年大雪的时候,如果有人亲眼到城外看一看,那一定会怆然而泪下。
    太难了……
    棉衣?不可能的,难民们有的不过是单薄的短衣而已,连茅草都不一定够,在大雪里瑟瑟发抖,每天就等着早晚那两碗稀粥……
    在这样的时代,活着,真的很难。
    张家兄弟自幼就生活艰苦,可见到城外那些难民之后,他们觉得自己那并不算苦,起码,他们有一座完整的院子,虽然人多了些,挤了些,但不漏风,不漏雨。
    衣服虽然破旧了些,但还能穿。
    肚子虽然也经常吃不饱,但却没有面临过饿死的风险……
    “恩公,要去找叶明仁吗?”
    面对张大的询问,苏彧摇了摇头,说道:“已经够了,有个能下脚,勉强住一两月的地方就行了,要安置那么多难民,需要重新建设。”
    “那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。”
    “具体要怎么开始,还是等我晚上去城外考察过再说。”
    “我们先去开封府,给你们换身衣服。”
    苏彧现在是南门安置使,从六品的差遣,而且是空头衙门,他没有办法给其他人官身,但却可以去开封府借几套衙役的衣服,让张家兄弟当吏。
    以后难民营就是他的基本盘了。
    开封府现在坐镇的是少尹韩明,包拯在城外现场指挥呢,都是老相识了,苏彧几句话说明来意,韩明就把事情办了。
    从府库里给八兄弟一人提了两套衙役的吏服。
    换装妥当之后,更是配了腰刀。
    张家兄弟毕竟都是年轻小伙子,最小的张八才十五岁,穿上这身衣服之后,一个个都非常激动,背都挺直了许多。
    “小苏大人可还需要人手?开封府现在虽然挺紧张的,可一二十人,还是抽的出来。”
    “不必了。”
    面对韩明的好意,苏彧婉拒道:“此刻正是用人之际,开封府要统领东京全局,哪里好为我这点小事抽调人手呢?”
    韩明见苏彧不需要,也就不勉强了。
    他长身对苏彧一拜,说道:“韩某,替东京父老,多谢小苏大人了。”
    苏彧赶紧还礼,两人客气一翻后,韩明亲自送苏彧出门,一再言说,若有需要,尽管到开封府来,他定然竭力支持。
    开封府外,张大兴奋的说道:“恩公,我们现在去城外?”
    “不,去叶府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